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以全面提高執勤科技水平為指向,以軍民深度融合為路徑,以"五防一體化"建設為基礎,適應公安"智慧監管"和武警部隊"智慧磐石"工程建設需求,按照"網絡中心、數據支撐、信息主導、體系建設"的思路,堅持解放思想、注重創新,堅持科技領先、信息融合,堅持體系部署、整體優化,堅持以人為本、提質增效,堅持穩中求進、確保安全,堅持融合運用、延伸拓展,全面提升安全防范能力,有效確保監管安全,更好地服從服務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二)基本原則
堅持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建設,注重集約高效和共建共享,按照實用管用夠用的原則,區分必建內容和可選內容,能利舊使用的不推倒重來,能滿足需求的不盲目重建,做到新建的一步到位、原有的升級改造、缺項的補充完善。經濟發達地區應進一步提高建設標準,拓展科技手段,探索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高新技術在武警部隊執勤管理中創新應用。相關軟件系統、硬件設備必須采用國產品牌,優先選用自主可控產品。
(三)建設目標
著眼武警部隊"兩個維護"使命任務和"多能一體、有效維穩"戰略要求,深入推進科技強勤,全面打造科技支撐的"智慧磐石"工程,構建縱深防衛遠端過濾的外圍屏障體系、以執勤哨兵為中心的信息感知體系、全面覆蓋目標區域的綜合報警體系、內管外防協同高效的聯防聯動體系,把看守勤務綜合安防體系建設得堅如磐石,全面提高履行使命任務能力和部隊現代化建設水平。
(四)建設方式
將武警部隊看守勤務"智慧磐石"工程納入公安系統"智慧監管"建設,由武警支隊按照建設標準、結合任務定位提出建設需求,經雙方論證確定建設內容后由看守所組織工程建設和后續維護升級,做到統一規劃、整體設計、同步建設、高效運維。
二、指揮機構
(一)指揮通信手段
1.有線電話通信。武警中隊值班室和執勤哨位接入武警光纜網,安裝專網電話和看守所電話(有條件的單位值班室可安裝市話電話),接入電話錄音系統,建立清晰、穩定、可查的有線語音通信聯絡。
2.數字集群(超短波)通信。武警中隊值班室設置符合武警部隊通信制式的數字集群(超短波)車載臺、手持臺和看守所無線通信終端,哨兵配備數字集群(超短波)手持臺,具備在執勤區域內無線通聯能力,建立穩定、清晰的無線語音通信聯絡。
3.衛星通信。押解勤務數字集群(超短波)信號無法覆蓋區域,押解小組視情配備"天通一號"S波段衛星終端,作為應急通信手段。
4.4G/5G公網語音通信。押解勤務數字集群(超短波)信號無法覆蓋區域,單兵配備PTT對講手機等公網語音通信手持終端,作為應急通信手段。
(二)執勤信息系統
1.勤務管控系統。聯通"四個體系",整合指揮、監控、防護、報警、通信、執勤信息管理等要素,集中控制各類前端設備,實現執勤管控、查勤管理、設備配置、記錄查詢等基本功能,輔助勤務日常管理和指揮控制;同步采集哨位執勤、AB門管控、槍支離位、智能槍柜、視頻分析等各類執勤基礎數據,具備勤務數據分析功能,武警支隊、總隊可通過業務操作界面對各類執勤數據進行查詢調閱。
2.圖像分析系統。設置視頻分析設備,具備人員徘徊、區域入侵、絆線入侵等偵測功能,對不應出現人員的區域和時間進行圖像分析并提示報警。
3.計算存儲系統。安裝網絡存儲、硬盤錄像機、流媒體存儲服務器等設備,對各類視頻、圖像、文字等數據信息進行存儲。
(三)配套設施
1.信息顯示系統。設置高清顯示大屏,配備拼接控制設備。根據值班室實際面積和布局建設液晶拼接屏或高清LED為主顯示屏幕,拼接屏數量不少于6塊,可同時顯示不少于24路高清視頻信號,支持多種分屏顯示模式。
2.網絡交換系統。武警中隊值班室和哨位設置千兆網絡交換和光傳輸設備,采用光纖接入方式,實現語音、數據、視頻交換互聯。
3.供電系統。配備UPS不間斷供電系統,確保所有信息系統7×24小時穩定運行。
4.武警光纜網傳輸系統。武警部隊統一建設中隊至支隊光纜網傳輸、安全和加密系統,實現數據加密傳輸、網絡安全穩定。
三、外圍屏障體系
外圍屏障體系主要建設AB門控制系統、安檢系統、哨位門禁系統。
(一)AB門管控系統
1.動態人臉識別子系統。在看守所AB門人行通道出入口外側安裝動態人臉識別設備,實時獲取進出人員圖像信息,與在押人員、黑白名單數據庫實時比對,實現遠端多人同時身份識別和異常人員信息告警,提醒哨兵提前防范。(黑名單為未經授權進出AB門人員,白名單為經授權進出AB門人員。)
2.生物識別門禁子系統。在看守所AB門人行通道出入口安裝生物識別(人臉、虹膜、靜脈)門禁設備,引接看守所防誤放系統,聯動人工控制門禁設備,實現必須經生物識別通過后哨兵可手動開啟A門、民警可手動開啟B門功能,若生物識別不通過或未經生物識別,則無法手動開啟AB門,強化看守所出入人員管理。
3.車輛識別和自動阻車子系統。在看守所AB門車行通道兩端外側安裝車輛識別和自動阻車設備,智能識別車輛信息;部署防沖闖(翻板式或立柱式)、破胎等裝置,依據車輛識別情況實施聯動處置,確保車行通道出入口安全。
(二)安檢系統
1.安全檢查子系統。在AB門人行通道內配備手持式金屬探測器,視情安裝X光機等安檢設施,防止外來人員攜帶易爆品、武器等危險品和違禁品進出監管區域。
2.車底檢查子系統。在AB門車行通道內安裝車底盤成像系統或配備車底檢查設備,防止車底藏匿炸彈、武器、生化危險品和人員進入監管區,防控在押人員躲藏車底脫逃行為。
(三)哨位門禁系統
在監墻哨位出入口安裝哨位門禁設備。具備遠程管控、可視對講、生物識別等功能,防止不明外來人員惡意闖入及執勤人員在非換班時間隨意進出哨位。
四、信息感知體系
信息感知體系主要建設視頻監控系統、哨位集成系統、4G/5G無線圖傳系統。
(一)視頻監控系統
1.執勤分隊監控。在武警中隊值班室、執勤哨位、備勤室、兵器室等室內重要部位安裝夜視高清攝像機和拾音器,在訓練場等營區室外場所安裝夜視高清云臺攝像機,實現對重要部位無死角監控。
2.監墻周界監控。在監墻內外警戒區安裝具備夜視高清、智能跟蹤和異動捕捉功能的云臺攝像機,與周界報警系統聯動,實現對監墻內外警戒區無盲區監控。
3.制高點監控。在制高點安裝高清全景云臺攝像機,實現對監區全景監控。
4.巡邏通道監控。在監墻哨兵巡邏通道安裝夜視高清攝像機,實現對巡邏區域的無死角監控。
5.看守所監控。將看守所監控值班室、AB門人車通道、提審會見通道、內部管理主通道等監控圖像接入武警中隊值班室和備勤室。
6.社會面監控。武警支隊協調駐地公安機關將看守所周邊道路和社會面重點部位監控圖像接入武警中隊值班室,拓展視頻監控范圍,輔助執勤人員根據周邊地形預設追逃搜捕路線。
(二)哨位集成系統
在執勤哨位安裝哨位信息終端,綜合集成圖像顯示、視頻控制、哨位報警、指揮通信、語音對講、彈藥管控、指紋查勤等功能于一體。哨位信息終端具體功能參考《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裝備標準——哨位信息化執勤終端(征求意見稿)》,可選購市場成型產品或自行定制開發,也可在原有哨位信息終端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自行定制開發的哨位信息終端外形及功能需符合任務需求,如后續武警部隊統一定型列裝哨位信息終端,按照新規定要求執行。
(三)4G/5G無線圖傳系統
武警中隊配備基于4G/5G網絡加密系統的無線圖傳設備,武裝押解車輛安裝車載終端,單兵配備手持終端,傳輸語音、視頻、定位、報警信息,通過總隊或支隊固定(移動)管控平臺,實現對押解勤務的可視化管控。
五、綜合報警體系
綜合報警體系主要建設人工報警、高壓電網報警、虛擬越界報警、激光對射報警、雷達報警、張力圍欄報警、震動電纜(光纜)報警、地磁(泄漏電纜)報警等手段。人工報警、高壓電網報警、虛擬越界報警為必建項目,另須選用激光對射報警、雷達報警、張力圍欄報警、震動電纜(光纜)報警、地磁(泄漏電纜)報警中至少一種手段構建內警戒區報警系統。新建的紅外報警系統可視情改造。
報警信號在武警中隊值班室、執勤哨位和看守所監控值班室同步進行聲光提示,與視頻監控系統聯動推送上屏,并在電子地圖上進行顯示。
(一)人工報警
在執勤哨位安裝哨兵手動觸發的報警裝置,通常集成于哨位信息終端。在營區內安裝集成燈光、顯示、語音的報警終端,可顯示不少于5類的報警信號。
(二)高壓電網報警
在看守所監墻內側中上部或頂部安裝高壓電網裝置,高壓電網控制端和運行狀態引接至武警中隊值班室或執勤哨位。
(三)虛擬越界報警
利用看守所監墻內外側視頻監控,基于視頻移動偵測技術劃定虛擬警戒線或警戒區域,實現智能越界報警、自動跟蹤捕捉和自動錄像存儲。
(四)激光對射報警
以不可見光調制單束或多束激光光束形成警戒線,采用遮擋報警的方式將周界、平面和立體空間進行封閉布防。
(五)雷達報警
采用微波、分米波等雷達探測設備形成虛擬立體防控墻,連續布設形成封閉警戒區域。
(六)張力圍欄報警
通過架設金屬電纜構建警戒區域,根據前端圍欄的張力變化感應報警,具有松弛、拉緊、剪斷、拆除、斷電報警功能。
(七)震動電纜(光纜)報警
采取在監區內警戒區圍欄或地埋震動電纜(光纜)的方式構建警戒區域,當電纜探測到表面微弱壓力和形變超過設定值時觸發報警。
(八)地磁(泄漏電纜)報警
在監區內警戒區地表淺埋或墻體平行安裝,形成柱形電磁場,當人體或金屬體在電磁場內移動時引起磁場擾動觸發報警。
六、聯防聯動體系
聯防聯動體系主要建設協同通信系統、報警聯動系統。
(一)協同通信系統
武警中隊值班室、備勤室、執勤哨位配備看守所電話、電臺(對講機),與看守所建立有、無線電協同通信。
(二)報警聯動系統
武警中隊值班室與看守所監控值班室建立軍地報警聯動手段,實現警情實時聯動,提升合作制勝能力和突發事件處置水平。
七、選建拓展功能
各單位可結合任務需求和經費預算,拓展建設巡控探照、無人機反制、無人機巡查、融合通信、槍支管控、監控熱成像等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