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監所建設嚴格按照公監管【2018】209號文《關于推進智慧監管建設的指導意見》和《智慧監管建設技術指南》等有關規定和要求,充分依托公安網和警務綜合平臺,貫徹“科技強警”戰略,建立統一的智慧監管監所實戰應用平臺,服務于監所的管理與安全。
總體要求
總體設計以“功能第一、實用為主、兼顧美 觀”的原則, 充分論證其技術先進性和經濟合理 性,以業務完善為基礎,力求功能齊全,技術規 范, 安全可靠,方便日后維護和管理,同時也考 慮到日后發展擴充。 在選材方面、投資方面根據功能及設備要求 區別對待,做到投資有重點,建設有側 重,確保 系統的安全運行。
設計原則
充分體現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 的特點,按照以下設計原則進行:
1)先進性原則:采用成熟、主流的技術構 建系統,充分兼顧需求和技術的發展,充分考慮 與其他系統的連接,建設可擴展的開放系統,注 重系統的數字化和網絡化程度。
2)可靠性原則:采用專用硬件設備,保證 7×24小時不間斷工作。中心集中管理系統采用國際流行技術和架構進行設計,采用諸多故障處理機制、容錯機制、備份機制,以及結構 化、分布式的結構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3)高性能原則:該系統要求具有很高的處理性能。中心系統集中管理最大支持 10000路以上設備的接入。
4)可擴展性原則: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分布式架構,保證新功能、模塊添加的方 便。系統采用標準化接口、協議及流媒體技術,在系統設計時充分考慮到將來系統擴充的 可行性,系統中預留了為后期進行擴展的大量接口。
5)經濟性原則:在滿足用戶需求、保證系統功能完善、先進、可靠的基礎上,通過 利用分布式網絡系統的遠程控制管理功能,盡量降低系統的成本和運行、維護費用。
6)易用性原則:系統功能強大、界面友好、軟件設計人性化,易于被普通用戶 掌握、操作和使用。
7)易維護性原則:系統基本上可以處于免維護工作狀態,且人工維護可在遠程 操作,維護簡單,易于管理。
8)安全保密原則:嚴格執行國家和公安機關有關的安全保密規定。
9) 設備選型原則 :
1、選用業界有口碑的、有數十年歷史的、有研究成果的、產品性價比高、可靠 性高、售后服務好、業績良好的企業的產品;
2、選用同類產品中技術最成熟、性能先進、使用可靠的產品型號,以保證器材和系 統的先進性、成熟性。
3、選用高度智能化、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建立系統開放式的架構,以標準化 和模塊 化為設計要求,既便于系統的管理和維護使用,又可保持系統較長時間的先進性。
設計依據
根據有關國家標準、規范,參照國際上通用規則,結合看守所智能化工程所需實現的功能、 工程施工環境等具體特點提供“認真、合理、完善”的設計方案。保證看守所的簡便性、實用性 等特點,具體標準如下:
設計總體思路
智慧型監所基于感知的物聯網技術、云技術建設,利用物聯網感知技術、云技術實現監所 智能安防、設備自控、業務管理的高度集成和智能,逐步提高監所安全防控能力、監管信息應 用能力,裝備設施管控能力,實現多系統互動,互聯的信息傳輸,并在一個界面上顯示和統計 各項數據,提供分析研判決策功能。 智慧監所各系統與?。▍^)廳,市局監管警務信息系統,應急指揮系統進行有機融合多級 互聯,從而形成數字化,網絡化,集約化三位一體的智能實戰平臺系統。
建設背景
2018年6月9日,公安部在浙江省海寧市召開了全國公安智慧監管建設暨重點工作現 場推進會,會議明確了各地公安機關要積極穩妥推進智慧監管建設,三年內建成。隨后, 公安部下發了《關于推進智慧監管建設的指導意見》和《智慧監管建設技術指南》兩個指 導性文件。
建設目標
建設體系
公安智慧監管建設堅持信息主導勤務,強化安全風險管控, 著力構建"1+2+3+4"智慧監管建設體系, "1”是指“全省一體化 實戰應用平臺”, “2"是指“警務云和大數據應用兩大基礎資源 支撐”,“3”是指“省市公安監管部門和監所三級實戰指揮 中心”, “4”是指“智慧防控、智慧管理、智慧服務、智慧指 導四大智慧應用體系”智慧監管框架體系。
建設內容
綜合指揮調度系統
系統將音頻、視頻、數據進行高度的融合,構建“平戰結合”的指揮調度模式,既滿足 了平時的應急培訓、應急演練、日常辦公、會議會商需求,也能夠應急戰時的應急指揮、應 急救援、應急決策等要求,達到統一指揮、聯合行動的目的,為用戶的日常管理和應急處置 提供有效支撐,最大化地提高應急處置效率。
三維應用
平臺架構